18788213888
你以為知道翡翠種、水、色、工,就可以獨步翡翠江湖了?NO,NO,NO……如果對“起膠”說不出個所以然來,那只能算剛入門的水平,今天正閣磊就帶你理理這有逼格的知識~~
認準啦!這就是“起膠”的翡翠~
關于“膠”,首先要了解“注膠”
所謂“注膠”的翡翠,就和假的沒!兩!樣!
學術上的正統解釋是:“經過酸洗+充膠處理的翡翠,俗稱‘B’貨”。
翡翠“B”貨制作過程如下:
先將翡翠在強酸中浸泡,洗出翡翠內部顆粒之間的鐵質及其他雜質
再放入堿性溶液中進行中和,進一步擴大翡翠顆粒之間的間隙
這時的翡翠結構變得非常疏松,不但需要鐵絲進行加固,而且一捏就碎,被稱為“白渣化”。
最后是“充膠”環節,將透明的、或是有色膠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強行“注入”已經白渣化的翡翠半成品中,就得到了種水大幅度改善、和處理前的原料外觀完全不同的翡翠“B”貨(如果注入的是有色膠,有染色環節,則為“B+C”貨)
純天然的翡翠俗稱“A”貨,只有“A”貨翡翠才有資格談論種水色工,也只有“A”貨翡翠有可能具有收藏價值。
為什么是“有可能”具有收藏價值?
具有收藏價值的是稀缺品
品質越高越稀缺
爛大街的低檔翡翠就不要自己騙自己啦~~
“注膠”和“起膠”,一字之差,天壤地別
注膠的是假貨,不!能!碰!
起膠的是高貨,要!抱!緊!
起膠的翡翠
乍一看就像是一塊凝固了的膠水
你轉動它時
隨著表面光線的作用
看起來就會像流動的膠水一樣
光線在翡翠的表面是連綿不絕的
就像是一塊膠
這是工業橡膠,乍一看就像“起膠”的翡翠
玻璃種、冰種翡翠雖然已經是高檔翡翠的代名詞
但照!樣!不!是!每塊都可以起膠~
起膠三要素:
1、種頭達到冰種以上。種質非常老,組成翡翠的顆粒非常細。
2、內部晶體顆粒不定向排列
3、整塊翡翠無雜質,才能有“膠感”,否則容易“出戲”
無色玻璃種起的“膠”絕不是一般的膠的概念,他把翡翠走向透明極至形成的強玻璃光澤拉回了溫潤的玉感范疇,有大隱隱于市的味道,不刻意出彩,卻掩蓋不住獨孤求敗的傲氣~